扶贫工作办公室

【乡村振兴】“小项目”舞动产业发展“大舞台”

发布日期:2020-08-28    浏览次数:

城北镇陈营村位于镇政府南4公里,下辖10个自然庄,共有860户、3558人,可耕地4457亩,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44人。2015年以前,陈营村还是传统的“一麦一豆”种植模式,村民收入低,村级集体经济为零。2015年以来,合肥工业大学重点帮扶联系陈营村,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县项目选择光伏发电,先后建立集体光伏电站3座,年发电434.4千瓦,同时2018年1-9月光伏集体收益45.1万余元,预计年收入55.85万元。同时,通过265亩土地流转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1.14万元;2018年,全年收入84.57万元。2018年,投入132万元用于黄金梨种植项目,预期2020年中期开始收益,2021年年收益预计可达96万元。


经验分享


01

抢抓机遇,选好项目

由于受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严重制约,该村历年来集体经济为零。2015年,合肥工业大学重点帮扶陈营村,正值国家推广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村“两委”认识到这是一个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既能发挥废地的作用,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困难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陈营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02

资金支持,集体受益

光伏发电项目虽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前期投入大,电站需投资41.4万元,为帮助重点贫困村脱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25.4万元。时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申军,专门到合工大向领导汇报陈营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帮扶陈营村16万元在陈营村村室北侧,建成占地约6亩、装机容量60KW光伏发电项目。后期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新建187.2KW光伏电站两座。2020年收入预计达54.85万元。

03

土地流转,增加收入

陈营村共有集体土地265亩,均为土质肥沃的优良耕地,但在2015年前,该地被一家果木公司租用,一直没有支付租金,而且地面附着物因有林权保护,一直没有清除,土地也没有发挥作用、获得收益。为做到“物尽其用”,最大化发挥土地效益,提升土地价值,陈营村联合徐田、侯寨两村,经过漫长的调解和诉讼,将集体土地收回,并出售地面附着的林木,然后把集体土地以高价统一承包给利辛县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和租赁,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1.14万元。由于规模化运作,土地流转费用要高于当地一般租地收入,实现收益最大化。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带动1000人就业,间接受益贫困户可达7000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脱贫攻坚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

拓宽渠道,持续发展

村“两委”干部深刻认识到,光伏发电项目虽然能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但是发电板毕竟还有使用寿命限制,不能把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全放在一个篮子里。2017年以来,陈营村将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强英鸭业和果木林项目合作开发,以入股分红的方式获取收益,2019年获得收益合计6万元。该项目的实施还带来了30名群众就业。此外村建成扶贫驿站,进行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一家织造企业,签订租赁协议,扶贫驿站的建成和使用,不仅吸纳了闲散的劳动力,还为贫困户的就业脱贫创造了条件。2019年,扶贫驿站年租金1.08万元,解决群众就业15人,其中贫困户6人。通过农商行5万元小额贷款资金支持,用于武浩农机合作社,年获取分红收益0.5万元,一方面帮助合作社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

05

滚动发展,提质增效

2018年,陈营村投资132万,栽种金果梨120亩,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主要来源是镇政府35万元,合工大80万元,贫困户筹资17万元。目前苗木已经栽植,预计2020年中期开始收益,预期每亩收益2000元/年,2021年每亩收益8000元/年以上,总收益96万元,基本可以收回成本。通过提高每亩收益和投资回报率,快速壮大集体经济,收益再反哺项目,扩大投资,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使陈营村集体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的经营之路。

上一篇